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港大爆炸震惊世界,目前事故原因指向在该港口仓库存放6年的2750吨危险化学品硝酸铵。很多人不知道的是,其实黎巴嫩早已被当成“欧洲有毒物品的垃圾场”。

贝鲁特爆炸案可归因于对危险物品的疏忽处理,该案让人想起30多年前的意大利有毒废物丑闻。 据德国《法兰克福汇报》5日报道,这类事件的背景是黎巴嫩民兵力量通过存储有毒废物来赚钱,而欧洲企业参与其中。报道称,1995年,“绿色和平组织”发现,有捷克货轮在1987年9月至1988年6月从意大利将1.6万桶高毒工业废料运到贝鲁特。后来,6000桶被送回意大利,但剩余1万桶被移走或埋在黎巴嫩山区。该组织在贝鲁特社区发现数千有毒废物桶后还警告说,这是“生态定时炸弹”。

另据“中东眼”法文版披露,当年,意大利方面将那批有毒废料运到贝鲁特港,是获得了对当地有控制权的黎巴嫩武装组织的允许,该组织收到2000万欧元的报酬。后来,黎巴嫩卫生部长召集专家调查,发现大多数有毒废物已被焚烧或倾倒在公共垃圾场。

这或许只是冰山一角。德国新闻电视台6日称,可以肯定的是,黎巴嫩一直未严厉拒绝有毒垃圾。1994年,在那里曾发现从德国、意大利、比利时等欧洲国家进口的有毒废料桶。而在战争冲突期间,黎巴嫩沿海和内陆的垃圾填埋场不断增加。目前,仍有欧洲国家偷偷将有毒垃圾运到黎巴嫩,因为这里比东亚、东南亚更近更方便。

2015年,由于城市垃圾堆积,黎巴嫩爆发过“垃圾危机”。危机引发一场名为“你真臭”的运动,一个社会团体组织召集成千上万的黎巴嫩人,要求政府下台,抗议最终演变为暴力冲突。

类似垃圾问题并非孤例。黎巴嫩第三大城市西顿港,有居民约25万,多年来一直被垃圾问题困扰。当地媒体报道说,早在2000年,西顿的垃圾就堆积如山。约3公顷的固废垃圾破坏了海岸线的动植物生态,空气和土地也被污染。2013年,当地实施固废分类、处理和回收,但执行并不到位。

这一切都与黎巴嫩的衰落和混乱状况有关。《环球时报》记者曾多次赴黎巴嫩采访,看到那里景色秀丽、环境优美,尤其是自然保护区,使人流连忘返——要知道,黎巴嫩曾被誉为“东方瑞士”,凭借位于地中海沿岸的有利位置获得繁荣发展。但它的“黄金时代”早已远去,如今是中东冲突的样板——总人口约600万,却拥有18个官方承认的宗教族群,宗教派系和政治党派山头林立。“过去数年,政治分裂、经济动荡、公共服务崩溃,黎巴嫩早已不复‘东方小巴黎’模样。”法国《西南报》写道。

眼下的黎巴嫩,因新冠肺炎疫情而陷于困境,社会矛盾突出,此次贝鲁特爆炸案让它在各种“旧伤”之上又添“新痛”。西方媒体纷纷指责黎巴嫩国内的治理问题,比如称爆炸案背后是该国政府的无能,其国家公共服务体系已陷入困境;有媒体提到黎巴嫩“教派权力、政治裙带网络和政治利益交换”等问题。“为何在这样一个重要而敏感的地方储存硝酸铵6年?完全是因为我们国家充满了腐败。”法国一家媒体网站援引一名黎巴嫩人的话说。

不过,有分析提醒说,欧洲应该负起责任,不能一边批评黎巴嫩,一边往这个中东小国运送有毒垃圾。

推荐内容